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社论丨保持战略定力,稳定经济运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9 01:23:00    

近日,美国政府以所谓“对等关税”的措施冲击全球自由贸易体系,让世界顿感意外和不安。美国政府这一决定基于什么样的逻辑备受关注。事实上,这与美国“再平衡”战略有关。

2008年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意识到过度依赖金融业与虚拟经济,导致美国实力下降。2009年,奥巴马政府呼吁建立“更加平衡的全球经济”,寻求推动美国增加储蓄和制造业投资,减少预算赤字,实现“疗伤和修复”。

从2009年至今,美国政府始终遵循同样的再平衡路径:一是发展美国制造业与高科技产业,促进制造业回流与科技创新;二是从产业、技术和贸易等领域及地缘战略上全面遏制中国,拖慢中国前进的速度并限制全球影响力。

比如,2010年起,美国启动“再工业化”战略,签署《制造业促进法案》,制定“五年出口倍增计划”,通过“选择美国”向全球招商引资。2017年,特朗普政府将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21%,放松能源与环境等监管政策,通过关税施压和税收优惠吸引制造业企业回迁。拜登政府时期,进一步以《削减通胀法案》补贴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迫使盟友企业到美国投资,以“去风险”叙事引导产业链回迁。

十几年过去后,美国政府发现“发展制造业与遏制中国”的目标都没有实现,反而美国面临巨大的麻烦,这是因为美国政府始终依靠政策短期刺激而非系统性改革的做法,最终产生了更多债务、高通胀以及日益恶化的贫富差距等社会问题。

奥巴马政府虽然启动“再工业化”,但长期执行量化宽松政策,进一步刺激了金融业发展,扩大了贫富差距。特朗普第一任期内降低所得税率吸引制造业投资,但减税政策刺激了股市大幅上涨,同时财政赤字率从2017年的3.5%升至2019年的4.6%,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暴发后进一步飙升至15%。

拜登政府时期通过更大规模的财政开支刺激经济,积累了高达36万亿美元的债务,并且由于高通胀形成高利率,造成债务成本过高,债务雪球加速膨胀。这意味着当前美国政府难以继续利用宽松货币政策与扩大财政支出维持经济繁荣,存在不可持续的系统性挑战与崩溃风险,只能铤而走险选择推倒重来。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定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以宏观政策维持经济稳定,以系统性改革消除风险,调整结构,促进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

这是一个自上而下进行顶层设计并激活民间创新活力的改革过程,稳中有进地持续推进,“一张蓝图干到底”,久久为功,不断进步。最终,中国大幅提高了供给侧质量与创新能力,稳定住了杠杆,促进了超大规模市场的国民经济循环,不断形成新发展格局,增强了与美国的竞争力。

当前,中国有高瞻远瞩的战略设计,有组织领导的制度优势,并能形成举国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局面。多年以来,这一系列能力促进了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中国号”巨轮闯关夺隘、穿云破雾,始终向前。

当前,中国再次遭遇外部挑战,有必要做好各种政策准备以稳定经济运行,但同时更需要保持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锤炼战略耐力,增强战略自信,继续办好自己的事情而不要乱了节奏,坚定“时与势在我们一边”的战略自信。我国拥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物质基础,更要有战胜挑战的能力与意志。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岗;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从容走过,也将在从容中创造更加伟大光明的未来。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