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百科知识 >

银行业是做什么的(银行业的前世今生及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9 09:11:15    

一、银行业的诞生与发展



1.货币的出现

在钱币出现之前,人类社会一直采用的是物物交换来流通贸易,但是这种物物交换在经济发展缓慢的远古时期还能实行,随着社会分工经济加速发展,贸易扩大,这时社会急需一种一般等价物来作为贸易交换的介质。起初人们选择过用贝壳、石币等来作为一般等价物,随后到发现了铁、铜等金属制成钱币来使用,最终社会大众又不约而同的使用了贵金属——金、银来作为钱币来流通。

到了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但当时铜钱短缺,不能满足流通需要。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如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 500 斤,要用车载,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时四川成都出现了专为携带巨款的商人经营现钱保管业务的 “交子铺户”。存款人把现金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人存放现金的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卷面上,再交还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付给铺户 30 文钱的利息,即付 3% 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便谓之 “交子”,这种“交子”可以理解成为最早的一种纸币。

2.银行的诞生

一般认为现代银行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有了银行后人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进行货币兑换,促进了贸易的发展。起初的银行从早期的只从事货币兑换到逐步出现放贷业务,到最后演变成我们现在熟知的现代商业银行。

银行的发展也大概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货币兑换职能

第二阶段是货币兑换+放贷职能

第三阶段是货币兑换+放贷职能+信用创造

二、我国银行业的发展历程

1.早期银行的雏形

上面提到的北宋的“交子铺子”到晚清的山西票号

2.中国近代银行的诞生

1897 年,中国通商银行在上海外滩 6 号成立,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拥有发行银两和银元两种钞票的特权,标志着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开端。

3.现代银行的发展

中国银行于191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银行之一。曾于1912-1928年履行中央银行的职能,1928-1942年,中国银行作为政府特许的国际汇兑银行,在中国金融界率先走向国际市场,先后在伦敦、新加坡、纽约等国际金融中心设立分行,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银行被接管,后并入人民银行成为人民银行国外业务管理局,对外保留中国银行牌子,是中国外汇专业银行。1979年,中国银行最早从人民银行中分设出来,由原人民银行内设部门转为国家专业银行。

中国农业银行在1979年2月,被批复重建,成为改革开放后成立的第一家以农村金融为主的专业银行,农业银行的前身可追溯至1951年成立的农业合作银行。

中国建设银行成立于1954年10月1日,从1954年到1978年,建设银行是一家履行财政职能的专门机构。

中国工商银行于1984年1月1日成立,原先由人民银行办理的工商信贷、城市储蓄和结算业务,以及遍布城乡的人民银行营业机构都划归工商银行。

4.股份制银行的成立

为了推动金融体制改革,培育金融市场化的微观基础,1987-1988年股份制银行掀起了第一波组建开业的浪潮。

1986年8月,蛇口工业区管委会申请创办招商银行的请示获批复同意,1987年4月招商银行正式开业。

1987年4月,中信实业银行(现中信银行)在北京宣布成立,作为中信集团所属的国营综合性银行,实行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1987年1月,深圳市信用银行(后改名为深圳发展银行)筹备组成立,并首次以自由认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普通股股票。

随后,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等一批股份制银行相继成立。

5.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

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起步于1979年。

1979-1993年为第一阶段,“探索国家专业银行企业化改革阶段”

1994-2002年为第二阶段,“国有银行市场化改革的准备阶段”

2003年至今为第三阶段,“国有银行实施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阶段”

注:文中“3.现代银行的发展,4.股份制银行的成立,5.中国国有银行的改革”内容可详见《中国大型商业银行股改史(上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