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南大地春意正浓,项目建设正当其时。4月2日,走进信阳市平桥区五里镇乡建博览园,一片热闹的景象映入眼帘,平桥区生态蔬菜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项目规划

项目进展
该项目引用山东寿光模式,从现代设施农业科技角度出发,打造平桥区集蔬菜生产、参观研学、物流集散、冷链仓储、深加工于一体的综合发展产业链,总占地面积约360亩,总投资额约5000万元,是平桥区乡村振兴的重点项目。

玻璃温室施工现场

江南型日光棚施工现场
项目规划建设高标准江南型日光棚44个,总面积达201亩;智能玻璃温室6048平方米;配套建设农文旅景观60.8亩、集散广场1920平方米,以及家庭菜园、星空营地、垂钓乐园、游船码头等休闲设施,和生产沟渠、生产道路等相关基础设施,为产业园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项目规划

项目进展
从“靠天吃饭”到“智慧种地”,让科技助力群众增收。产业园内,传统大棚将实现“升级换代”,江南型日光棚采用新型保温材料,既能抵御寒潮,又能通过物联网传感器 实时监测土壤湿度、空气温度。智能玻璃温室则实现了“鱼菜共生”,养鱼的水无需更换,直接通过管道输送到蔬菜根系,实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透过AR透明移动屏,智能机器人还能结合真实生产场景,用增强现实技术完美模拟作物生长过程,用科技赋能现代农业发展。项目建成后,将吸纳超100名本地群众务工,月均收入可达4000元。
从“蔬菜生产”到“冷链物流”,让蔬菜产业焕发新生。产业园以蔬菜产业为核心,根据市场需求,实施标准化生产的集中控制和自动化,日光棚将错峰种植西红柿、黄瓜、辣椒等高需求茄果类蔬菜,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蔬菜品质,促进蔬菜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并与鄂豫皖仓储物流中心紧密合作,构建起从生产到加工、从仓储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实现产值最大化,致力于打造名优品牌。
从“蔬菜大棚”到“城市客厅”,让农文旅深度融合。产业园采用“农业+旅游+研学”的模式,让农田变身课堂。游客可以在温室大棚里参观学习无土栽培技术,在田间地头参与蔬菜采摘,在研学营地体验农耕文化。同时,产业园还开发了多种形式的研学课堂,满足孩子的不同体验需求。党建培训、手作体验、亲子互动等多元业态的融入,让产业园成为集生产、观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近年来,五里镇不断深化“一带三园”(即:十里水乡观光带和静脉产业园、乡建博览园、现代物流园)工作思路,依托乡建博览园、静脉产业园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招引企业入驻、争取重大项目落地。通过“以产带产、以园促园”的形式,正逐步绘制出一幅产业融合、绿色发展的乡村振兴新图景。(通讯员 刘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