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高访微记录·走近东南亚】在河内,看一条轻轨串起中越情谊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4 07:46:00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赴越南特派记者 邢晓婧 范安琪 朱悦】在越南河内街头,摩托车群的轰鸣声依旧鲜明。喧嚣之上,一道现代化的轨迹划破天空。由中国企业承建的河内轻轨2A线即吉灵—河东线,穿梭在城市的高架轨道上,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这座城市独特的交通网络。

越南河内轻轨2A线即吉灵—河东线是河内市轨道交通线网中的一条主干线,全线长约13公里,车站12座,全部采用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2021年11月,这条由中铁六局承建的吉灵—河东线正式投入运营,从此越南有了第一条城市轻轨,越南籍小伙张成兴也幸运地成为越南第一批轻轨司机。

“我的确非常幸运。”13日,张成兴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很幸运可以成为越南第一批轻轨司机,家人和朋友们都为我感到骄傲。”张成兴身着一身制服,精气神十足地出现在记者面前。

时钟拨回到2014年,彼时轨道交通在越南尚属新兴行业,经过层层选拔,张成兴得到一个赴中国北京参加培训的机会。在那里,他遇到了手把手教会他开轻轨的中国师傅。“我还记得,刚去北京的时候语言不通,不太适应,在培训、工作还有生活上,中国师傅们始终给予我们越籍学员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时隔多年,张成兴依然对中国师傅的情谊念念不忘。

为了保障越南河内轻轨顺利运营,人员培训是重要环节。中铁六局越南公司物资设备负责人王宏伟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早在2014年,中铁六局越南河内轻轨项目和北京地铁公司联合培训的越南河内轻轨司机班在北京开班,整个培训计划按照不同专业划分为11批、合计历时1年8个月,涉及运营、车辆、通信等多项内容,帮助越籍学员全面系统地掌握了轻轨机车驾驶及运营管理方面的理论和知识,并可达到独立上岗操作的水平,为河内轻轨项目的运营奠定基础,张成兴就是首批学员之一。

每个工作日,张成兴凌晨4时就要到岗,为河内轻轨的运行工作做准备。“能把在中国学到的知识、技术带回祖国,服务于广大市民,我感到非常自豪。”张成兴表示,越南和中国都有句俗话——“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中国学会开轻轨是他一生的难忘记忆,他也由衷地希望越南和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好。

河内轻轨的从无到有贯穿了越南女孩阮清河的青春。阮清河出生于1991年,曾就读的河内大学是轻轨的途经路段,每天都能看到轻轨施工的痕迹。大学毕业后,阮清河应聘进入中铁六局,负责河内轻轨项目,现在每天乘坐这条轻轨上下班。

阮清河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由于轻轨的建设,周边的商业和住宅区域发展迅速,家人的生活水平也有所提升。当地民众可以更方便地获取各种服务和商品,同时也带来了更多就业机会。轻轨的建设还促进了文化交流,让人们更容易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思想,对社区发展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可以说,河内轻轨陪伴我成长。”阮清河说,“中国领导人此次访问越南无疑将促进两国交往更加密切,相信会有更多项目落地。从更广泛地角度而言,我有一种越南和中国共同成长的感觉,而我自身也有幸参与其中。”

在这条越南首条轻轨上,73岁的老人阿德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越南虽是摩托车大国,但老年人骑摩托车太危险了,多亏中国企业帮助修建了河内轻轨,让他们得以放心出行。采访当天,阿德和他的夫人还有另外一对朋友相约4人出游,一同乘坐轻轨抵达吉灵车站。

通过新闻,阿德得知中国领导人即将访问越南,感到“兴奋又期待”,在吉灵车站以河内轻轨列车为背景的网红打卡点前,阿德夫妇和他们的朋友同《环球时报》记者合影留念,表示“欢迎你们常来越南”,“期待更加美好的中越关系”。

据报道,连接越南北部省份与中国西南地区的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预计于2025年年底开工,2030年年底竣工。王宏伟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建设老街—河内—海防铁路,有助于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越南“两廊一圈”战略对接加速推进,满足优质、快捷、方便、安全的运输需求。通过连日来同越南民众的交流和实地探访,《环球时报》记者切身感受到,这一条条轨道并非仅仅是交通线路,在进一步深化区域互联互通的同时,更是连接中越友谊的桥梁。(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