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普通人理解的赚“钱”:是通过当下劳动获得的收入和财富。
我们大多数普通人,通过劳动工作来赚钱,当我们的钱能够满足日常交易所需后,我们会将它储存起来,作为购买力的一部分。在这个意义上: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五大职能。
多余的钱,我们通过购买资产,如房子、股票或黄金等等储藏起来,这些资产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增值,构成我们的财富,成为我们以后生活的保障。
当然,这听起来似乎很美好,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简单。
2、真正意义上的“钱”:是对他人的劳动索取权,是跨时空的价值交换!
如果我们抛开货币或金融的外衣,我们会发现,钱(财富)其实是他人通过劳动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总和,这个价值总和我们用GDP来表示。
(1)“钱”(财富)是跨时空的价值交换,现在的钱,来自于过去的劳动,而钱在本质上是无法存储的!
现在你手里的钱,来自过去的劳动,而钱的“使用价值”本质上是无法被存储的。
今年生产的水果,10年以后不能再吃,要用10年后的价格购买。
今年生产的手机,汽车,10年以后逐步淘汰,要用新的价格购买。
今年社会生活中的服务,比如钟点工的卫生,快递员的配送,这些服务业的劳动,都是当期立即消费掉的,也无法进行存储。
(2)“钱”(财富)的本质意义,其实是对他人的劳动索取权!
假设你是一个35岁的青年人,每年工作12个月,收入60w,税15w,家庭消费15w,储蓄30w。即你的3个月劳动用于交税,3个月劳动用于消费,剩下的6个月劳动以货币方式进行储蓄。
然后有另一个老年人,他体力不支无法工作,所以支出储蓄,消费当下的他人的劳动。
那从全社会的结果角度看:就是这个没有劳动的老人,消费了这个年轻人多余的劳动。
所以钱的第二层本质:是个人的跨时空劳动存储,用现在的劳动获取价值,来交换未来年老之后,消费未来年轻人的劳动!
(3)基本前面2层本质,可以推理:若要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收入增加”,需要以未来劳动者数量增加,提供的劳动成果为前提。如果前提不存在,则收入为空有的泡沫,因为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可以涨得很高。
如果你真正理解了钱(财富)的本质,懂得钱的本质其实是对他人付出劳动的索取权。你就会明白,未来你的钱(财富)是否真正值钱,关键在对未来劳动人口的卡位。
因为“钱”的使用,来源于当下的人贡献的劳动成果!
而真正懂得了这一点,你就明白了,未来财富和钱能够保值的资产,一定是未来能够卡位新的“年轻人”喜好的资产。
过去的20多年,家里多买了几套房子的,就是卡位了80后90后大量新生人口和城镇化的劳动,吃到了时代的红利;
而那些没有买房而是将钱存在银行的人,则遭遇了通货膨胀,然后80%—90%的财富被缩水。因此有必要提示一句:渴望财富保值增值的中产们,必须增加自己对财商、认知的积累,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不被时代所淘汰。
未来,在新生人数变化的时代里,如何让“钱”保值,如何卡位新的赛道和价值,值得每个人深思。
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劳动力的价值,服务行业的消费,将变得越来越昂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