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经典语录 >

王维传世佳作《终南别业》,蕴含至高人生哲理,颈联更是千古名句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2 09:20:31    

王维四十多岁的时候,写过一首《终南别业》,当中有一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如今有很多人特别喜欢。因为他们觉得这两句诗休现了作者随心所欲,怡然自得的心境。

好比现在的有闲阶级,周末放假,开着宝马,带着全家人去爬爬山,逛逛公园。不过有学者却说这两句诗并不那么简单,因为诗中的“白云”还有别的含义。

所以这首诗非但没有反映出诗人怡然自得、潇洒自在的心境,反而是在反映诗人当时内心的苦闷、压抑和挣扎。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请看诗歌原文解读。

一、《终南别业》赏析

《终南别业》——唐·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白话翻译:

中年以后我颇爱禅道哲学,最近几年,我迁居到了终南山下。每当兴致上来了,我就独自出门散步。有什么“美好”的事情,也只有我自己心中知道罢了。

散步走到溪水的尽头,独自坐在青青的草地上,仰望着蓝色的天空中冉冉升起的白云。在山林间偶然遇到了一位老人,与之相谈甚欢,不再去思考返城的日期了。

首联“中岁”一词在这里其实是“托词”,王维说自己是在中年以后才开始热衷于修禅,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

王维的父亲早丧,他的母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因此他很小的时候就耳濡目染,受到了佛学思想的影响。至迟在三十岁以前,他已经拜在大荐福寺道光禅师门下。

第二句中的“南山”就是指“终南山”,在长安城以南五十里地,是一个宗教圣地。那里佛道盛行,传说中吕洞宾、刘海蟾都在那儿修过道。

另外,终南山还和道家一个飞升登仙的典故相关,因此还出了一个成语,就是大家熟悉的“终南捷径”。

颔联中的“胜事”可以作两解,一是指美好的事,二是指佛教的一种法会。王维故意在这里用到“胜事”,既是为了与第一句中的“颇好道”对应,同时也体现了禅宗“无求无执”的观念。

所谓“人生即修行,生活即道场”,“胜事”法会不必拘泥于形式,只要兴之所至,就能在心中做了。

颈联是一个绝妙的“禅对”,即“行至水穷”对“坐看云起”。水云皆是禅学世界里面具有非常内涵的意象,所谓云水禅心。云和水都具有漂流不定的特质,它们一个在天,一个在地。

但是所经之处,往往随形势而自然流变,无拘无束,反而能得到真正的内心安宁。所以禅宗认为,修行者应当把自己的心思寄托于云与水之间。

“穷”是一种终结的状态,引申为一种“死亡”;“起”是一种上升的动作,在这里可理解为“复活”。因此“穷”对“起”,也构成了一个绝妙的对仗。

当然,这里的“云起”一词,在儒学家那里还有另外一种解释。因为白云在中国诗歌的传统意象中,带有“隐居”的意思

所以有人认为,诗歌的颈联可以理解为,王维是在通过散步的方式苦苦思索自己的前路,并且心中存在“仕隐”之间的矛盾挣扎。至于原因,我们留到后面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时再说。

“偶然”一句,是指王维在山林中遇到了一位质朴的老者,经过一番交谈后,受到了对方的鼓励,因此萌生了长久滞留在山中,不再返回城市的念头。

前面我们说过,“白云”其中一种别解是指“隐居”。所以这里的诗中没有写出来的那个,王维不想“还”的城市,其实可以理解为朝堂。

如此看来,这首《终南别业》不光是一首田园风光诗,同时还是一首挣扎于“仕隐””之间,充满了禅学“隐喻”的诗。

二、王维“仕隐”间的矛盾心理

王维这首诗大约是写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那一年王维四十二岁,之前他曾经在朝廷里担任过右拾遗、监察御史和左补阙等多种职务。

这些职务分工各有不同,但总体上来说都可以归于一类,叫做“言官”。也就是说,他的主要工作是给皇帝提建议和意见的。

但是王维当时的运气不太好,因为那个时候张九龄罢相了,新上任的宰相李林甫就是一个赃官,他不爱听大臣们提意见。

一旦有人想说话,李林甫就说,如今明主在上,大家顺着他的意思做都来不及,哪里有这么多话要说!又说:“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意思是说,你们没看过宫中仪仗队里的马儿吗?它们只要整天一声不吭,就可以吃三品的饲料;一旦出声,立刻就被人拉走了。

结果有一个叫杜琎的言官就是不信邪,居然敢向皇帝进谏,结果前一天上谏,第二天就被罚到地方上当芝麻官儿去了。

这个杜琎也是一个补阙,和王维的官职是一样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王维的心里其实是非常憋屈的,于是他当时就写了一首《赠徐中书望终南山歌》。

王维在诗中说“驻马兮望双树,望终南兮不归”,这就是在告诉对方,我想归隐去了,我不想回来了。这时候距离他正式在终南山置业,仅五年。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就是王维隐居终南山前一年,他还写过一首诗,在诗中有“浮生信若寄,薄宦夫何有”的句子。这些都流露出了他对官场的失望,以及想要退隐的心思。

另外,四十二岁的王维的人生其实也很不幸。因为爱人早逝,他终生都没有子嗣。再加上官场的不顺,这些都促使他把心思全部转向禅学。

根据资料记载,王维有一次在南阳郡见到了著名的神会和尚,并与他讨论了佛法,两个人交流了几天。

最后王维突然问神会:“什么是修道解脱呢?”神会回答说:“众生本自心净,若更欲起心有修,便是妄心,不可得解脱。”

这就是说,佛家的净土本来就在我们心中,如果你非要到外面去找,或者还要起个范儿,追求什么仪式感,反而是大错特错了。这样你永远都求不得内心的宁静,也就得不到解脱了。

王维听了以后恍然大悟,人生本来处处都是修行,所以他不再追求任何禅修的仪式,随心所欲地徜徉于山林之间。

结语

原来王维创作这首诗的时候,的确是在仕途上遇到了很大的困扰。所以他看似潇洒的行止背后,的确也隐藏着一些人生的无奈。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王维身为言官,天生的使命感让他做不到在朝中不争。假如真的可以不争,那么又何必设置谏官这种职位呢?

于是王维说:“行至水穷处。”这就代表着他在尘俗之中的道路,已经完全被阻绝了,所以他只能“坐看云起时”,向天道中去追寻人生的真谛。

孟子说,人是环境的产物。由于家庭的原因,王维很早就接触到佛学,后来隐居终南山,居所一带又是佛教圣地,到处都有禅院。

所以王维接触到的高僧大德也就多了,自然就有了这种洒脱的思想。官场虽然不得志,却也没有招致大的祸患。

王维在辋川的宅子,原来是诗人宋之问的旧宅。宋之问有一首诗《渡汉江》,当中有个名句很多人都听过,即:“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不过此人有才无德,后来陷入一场“诗杀案”,为了一个名妓,谋杀了自己的外甥刘希夷(未知真假)。再后来又投靠太平公主,在李隆基上台后被赐死。

宋之问比王维早生三十七年,想必当初他在终南山修建别业时,当地佛学也是很兴盛的。可是他却没有得到禅宗思想的净化,及早挣脱名缰利锁的束缚,以至身败名裂,横死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