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这8种肉看着不肥,其实脂肪含量超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2:30:00    

说起「肥肉」,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可能是白花花的脂肪或油脂块。但是有些看着很瘦的肉,脂肪含量也很高,会让人不知不觉摄入过多热量。

《生命时报》采访专家,盘点日常饮食中常见的“隐形肥肉”,并教你健康吃肉。

受访专家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博士 陈梦婷

1猪排骨

猪肋条肉(即猪排骨)是猪的肋骨部位,鲜嫩多汁,常用于烧烤和炖煮。排骨只是看着瘦,其实脂肪都隐藏在骨棒四周,并深入肌肉纹理。

每100克猪肋条肉中约含有59克脂肪,热量高达568千卡,相当于3碗白米饭,相比之下,同等重量的鸡胸肉仅含2~3克脂肪,热量约为128千卡。

尽管猪肋条肉富含蛋白质和铁,但如果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脂肪摄入过多及胆固醇升高。

2猪颈肉

猪的颈部肉质柔嫩,适合烤制或炒菜。猪颈肉的脂肪和瘦肉交织在一起,没有明显的界限,看起来不肥,但其脂肪含量并不低。

猪颈肉的脂肪含量最高可达60.5克/100克,比猪里脊肉(约为7.9克/100克)高出3~7倍,热量约为577千卡/100克。

无论是烧烤店的香烤猪颈肉,还是日料店的照烧松板肉,都是高脂“重灾区”。

3牛腩

牛腩取自牛的胸部,鲜嫩软糯,适合炖煮。其纹理较粗,颜色较深,脂肪主要分布在肌肉纤维之间和筋膜层内,而不是集中在表面,这些都让牛腩看起来像瘦肉。

其实每100克牛腩中含有29.3克脂肪,是精瘦牛肉(约为2.5克/100克)的11倍,热量约为332千卡/100克。

牛腩富含铁和锌,有助补血,但脂肪含量较高,还是应注意食用量。

4护心肉

护心肉位于猪心脏周围,肉质鲜嫩,常用于烧烤和炒菜。

护心肉表面覆盖的筋膜使它看起来比较瘦,实际上脂肪含量也有20克/100克,热量约为280千卡/100克。

虽然护心肉富含B族维生素,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腊肉

这是经过腌制和风干处理的猪肉,具有独特的口感和浓郁的风味,常用于炒菜、煲汤等。经过加工后,其肥肉部分呈透明或半透明状,而非肥腻的白色,容易让人误以为不肥。

其实,每100克腊肉含有48.8克脂肪,热量约为498千卡。

腊肉可以提高食欲,但其盐含量超标,摄入过多可能导致高血压等疾病。

6烤鸭

烤鸭外皮酥脆,肉质鲜嫩,常见于中式宴席。烤制过程中,鸭肉的水分大量蒸发,会发生收缩,使其纹理更清晰,减少了脂肪的松散、油腻感。

每100克烤鸭中含有35.7克脂肪,热量为379千卡,相当于2碗白米饭。

建议吃的时候去除部分外皮,以减少脂肪摄入。

7午餐肉

其通常由猪肉和多种调味料制成,口感细腻,常用于制作三明治或炒菜。午餐肉在制作过程中会添加淀粉和水,以增加嫩度和多汁感,但也会掩盖部分脂肪,使其看起来不肥腻。

平均每100克午餐肉含30.1克脂肪,热量约为320千卡。

午餐肉属于加工肉,有致癌风险,应少吃或不吃,如果实在想吃,要控制摄入量,每次最多100克。

8广式香肠

这是一种由猪肉和各种调味料制成的食品,常作为配菜使用。

平均每100克广式香肠中含有48.3克脂肪,热量高达584千卡,相当于6个中等大小苹果。

广式香肠也属于加工肉,含有较多的钠,长期大量食用可能对心血管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建议大家在日常饮食中,优先考虑鱼、虾、鸡等低脂肉类,减少“隐形肥肉”的摄入频率。正在减脂或需要控制血脂的人群,更应警惕。

如果想吃高脂肉类,最好控制摄入量,每周不超过一次;烹饪时尽量不加油,以减少油脂的摄入;同时,吃足蔬菜和水果(每天300~500克蔬菜和200~350克水果),有助促进消化、均衡营养。

购买加工食品时,务必仔细阅读营养标签,尽量避开脂肪含量大于等于20克/100克的高脂食物,多选低脂肪、低热量的产品。▲

本期编辑:吴梦瑶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