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以开放之姿 链接全球共享机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3 16:14:00    

开放是中国对世界的坚定承诺,也是久久为功的务实行动。

加强外商投资立法,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积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打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政策环境,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从最早190项缩减到现在的全国版29项和自贸试验区版27项,制造业领域已实现“清零”……一系列务实行动为外资企业在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4月10日,一艘集装箱货轮在山东港口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进行装卸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

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表示,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欢迎各国企业把握机遇,投资中国布局未来,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共同抵制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在互利互惠中实现更大发展。

作为全球消费精品展示交易平台和亚太地区规模最大的消费精品展,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定于4月13日至18日在海南举办。来自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0余家消费企业携4100余个品牌参展,参展规模超过往届。

4月10日拍摄的第五届消博会主会场海南国际会展中心外景。新华社记者 蒲晓旭 摄

海南省副省长顾刚介绍,“我们将本届消博会视为提振消费、扩大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平台,将继续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数字化的运作思路,着力提升展会的吸引力和消费能力。”

近年来,以消博会、服贸会、数贸会等为支点,中国搭建起全球共享的开放平台。

2024年9月16日,参观者在2024年服贸会首钢园区文旅服务专题展区抱着北京动物园推出的大熊猫文创玩偶合影。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二大医药市场、第一大汽车市场、第一大手机市场……中国的超大市场规模,在全球市场不确定性增大的时刻,仍然给外资带来确定性的投资机遇。

多家外资企业表示会继续加大在华投资,认为中国是非常重要的市场。

今年以来,一批重大外商投资项目接连落地中国,计划投资额高达330亿美元。“到中国去”成为越来越多跨国企业的共识。

在位于山东青岛的中德生态园内,一栋占地1.4万平方米的厂房主体已经完工,工人们正在进行内部施工。这是德国欧科林格集团高性能材料亚洲总部项目的定制厂房。

欧科林格塑料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耀文介绍,新厂房面积是现有厂房的4倍。“企业采用了地源热泵、光伏等低碳技术,新厂房落成后,我们的生产会聚焦于机械、汽车、医疗以及半导体等诸多领域,年产值由现有的5000万元人民币,逐步计划扩大到3至4亿元人民币。”他说。

在辛北尔康普(青岛)机器设备有限公司二期生产车间,工人操作着一台4米多高的数控机床,对金属板材进行铣面。作为第一家在中德生态园投资的德企,辛北尔康普已经先后3次追加在华投资。

商务部表示,今年还将开展“投资中国”系列活动,拓宽引资渠道、提升会展平台引资效能、加大投资促进要素保障,不断擦亮“投资中国”金字招牌。

4月1日,在德国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人们在“投资中国”展区洽谈。新华社记者 张帆 摄

目前,已有13家外资企业获批增值电信业务,40余家外资企业生物技术项目落地,3家新设外商独资医院获批。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面对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中国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步伐坚定。从稳外资到稳外贸,从“世界工厂”到“全球市场”,中国正以更主动的姿态链接世界。

统筹:吴炜玲

编导:王雅璇

记者:丁汀、周蕊、王欢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