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畔,西山麓,山水环抱的云南省昆明市海埂体育训练基地每年都会迎来多支“国字号”运动队伍。4月20日,新一届中国女篮在主教练宫鲁鸣的带领下抵达云南省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中心),开启为期28天的高原集训。

滇池畔,风景秀丽的海埂基地。海埂基地供图
中国女篮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队伍,肩负着“三大球”振兴的重要使命。本次集训,宫鲁鸣提出开展“万次投篮计划”——将在为期4周的高原训练中,完成规定投篮次数,通过高强度、结构化的投篮训练,系统性提高投篮技术的稳定性和命中率。

中国女篮合影。图片来源于“中国篮协”微信公众号
中国女篮阵中,有大家熟知的昆明“姐妹花”杨力维、杨舒予,杨力维和妹妹杨舒予的年龄相差7岁。今年,杨力维拿到了第四个WCBA总冠军,杨舒予则获得了WCBA总决赛MVP。杨力维作为中国女篮的队长,肩负团结队伍的责任和使命。杨舒予是00后新星,凭借着赛场上的活力和见血封喉的三分投射,获得了国家队的席位。此次,两姐妹回到故乡昆明,将在接下来的训练中以身作则,帮助球队顺利完成新老交替,在新的奥运周期全力以赴。

杨力维(左)、杨舒予(右)。资料图
新一届中国女篮集结,首要任务是全力备战将于7月13日至20日在深圳举办的女篮亚洲杯。同时着眼长远,为2026年女篮世界杯及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储备优秀后备力量。作为中国男篮曾经的主教练,宫鲁鸣曾带队打入奥运会八强,当时,海埂基地就作为中国男篮的高原备战基地,通过食、宿、训、医等多方面综合保障,助力和见证了中国男篮的辉煌时刻。时至今日,宫鲁鸣再次带领新一代女篮来到海埂基地训练,不仅是对海埂基地训练设施与环境的高度认可,更是对国家队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发扬。

海埂基地篮球馆。海埂基地供图
海埂基地位于春城昆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条件相对稳定,四季适训的气候条件对需长期系统训练的国家队而言至关重要。同时,基地海拔1888米,恰处高原训练的“甜点位”,既能有效提升运动员的血氧携氧能力,又不会因缺氧过度影响训练强度,可以形成“训练、强化、恢复”的完整闭环。此外,先进完备的场馆资源和高原训赛服务保障能力,不仅为运动队提供“硬支撑”,更通过科技、医疗、文化的“软赋能”,构建了一个立体化训练生态,为运动员保持竞技状态提供有力支撑。

海埂之夜训练不息。海埂基地 供图
中国泳坛著名指导朱志根在2024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是1997年第一批带队来高原训练,当时只是一个尝试,没想到高原训练能够对游泳这个项目帮助这么大。我们每年至少要来海埂基地两次,通过高原训练,我们培养出了一批优秀运动员,我所带的运动员取得了4块奥运会奖牌,43块全运会金牌,包括亚运会等,训练效果非常明显。高原训练已经成为一门学科,它对运动员心肺功能和有氧基础的搭建起到关键作用,所以我也希望全国的包括世界的游泳运动员、教练员都能够到海埂基地来训练。”
去年冬天,第一次来到海埂基地的国家竞走队外教帕特里奇奥对云南拥有优越的气候环境和高原训练资源感到惊叹,他说:“选择云南冬训,看中的正是气候、海拔优势和高原训练基地的设施优势。今后,会推荐更多中国甚至国外的优秀运动队来云南训练。”

牙买加运动员到海埂基地训练。海埂基地供图
先到云南训练,又来云南旅居,这里不仅是挑战自我的赛场,更是安放身心的故乡。去年,到海埂基地训练的牙买加女子排球队运动员加布里埃尔·汤普森就被云南美食“种草”了。“我品尝到了云南的米线和各类地道美食,它们都非常美味且极具地方特色。在训练之余我还参观了昆明市的各个景点,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了云南的文化。”加布里埃尔·汤普森表示,希望以后还能来云南,领略更多壮美风光和民族风情。
训在山水间,居在画卷里,在云南训练不再是枯燥的重复。国家女篮领队柴文胜说,国家女篮全体成员将以此次高原集训为契机,系统、扎实推进备战工作,为新奥运周期征程奠定坚实基础。云南体育也将以此为契机,擦亮“高原训练胜地、户外运动天堂、四季赛事乐园”三大品牌,推进高原体育训练基地群全域规划、全域布局、全域融合、全域服务,着力实现体育资源有效整合、产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体育事业发展空间,吸引更多国内外专业运动队伍来滇训练。
资料来源:云南省体育局、云南省昆明海埂体育训练基地、“中国篮协”微信公众号、央视网、中国体育报、云南日报
云南网记者 徐永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