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邀请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深化分时电价改革,促进新能源消纳和惠企利民情况。
山东创新实施“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
新黄河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近年来,山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建立并实施了“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所谓“五段式”,就是将1天分为尖、峰、平、谷、深谷五个时段,根据不同时段的电力供需情况,实行差异化的电价政策,目的在于引导用户削峰填谷、优化电力资源配置。
山东精准匹配新能源发电特性与用户需求,首创“五段式”分时电价政策,通过更精细的时段划分和更精准的价格信号,实现了电力供需的优化配置,既促进了新能源消纳,又提升了电网运行效率,这一创新使山东成为全国首个推出深谷电价的省份。
分时电价机制的实施,为山东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工业领域,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柔性生产调度,将高能耗工序精准安排在低谷、深谷时段,降低用电成本。在居民生活领域,可以选择在深谷时段给电动汽车充电,电价低至每度0.2元。在农业生产领域,林木种植、粮食初加工等企业可通过调整作业时间,降低电费负担。“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不仅实现了用户“电费账单瘦身”,更推动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用户响应、节能减排”的良性循环。
居民家庭用电最低每度0.37元,低谷充电更划算
以2025年4月份35千伏一般工商业电价为例,低谷时段为10:00至15:00,电价为每度0.35元,其中深谷时段为11:00至14:00,电价为0.25元;高峰时段为17:00至22:00,电价为1元,其中尖峰时段为17:00至20:00,电价为1.2元;其余时段为平时段,电价为0.71元。
在居民生活领域,目前山东省约有5200万居民用户,为照顾居民生活用电习惯,现阶段将居民家庭分时电价暂分为峰、谷两段,其中峰段为8:00至22:00,电价为每度0.58元;谷段为22:00至次日8:00,电价为每度0.37元。居民用户选择执行分时电价后,可以把电热水器、洗衣机设置到低谷时段自动启动,一年可节省几百元电费。为引导电动汽车合理充电,山东对电动汽车个人充电桩单独设置了23:00至次日7:00的低谷时段,电价低至每度0.38元,在10:00至15:00设置了低谷、深谷时段,深谷电价低至每度0.2元左右。电动汽车用户可将充电桩设置在低谷、深谷时段自动充电,按照每周充一次计算,全年充电电费可降低30%左右。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王耀华介绍,居民充电桩“错峰充电”效果特别突出。现在电动车越来越多,预测到2030年全国电动汽车用电量占比将会达到全社会用电量的3.6%,充电时间要是都扎堆在晚上高峰时段,电力平衡的压力将非常大。山东通过分时电价政策精准触达用户,让更多车主知道了“低谷充电更划算”。2024年度夏晚高峰,有7万多千瓦的充电负荷主动“挪”到了低谷时段,相当于把32%的高峰充电量转移了。这意味着车主们在电价便宜的时候充电,直接省下真金白银。
全省公共充电桩23.42万台,基本实现高速服务区全覆盖
山东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岳建如说,截至3月底,全省各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117.35万台,同比增长89.7%,带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同比增加69万辆;特别是农村地区,各类充电基础设施达到31.72万台,同比增长138.9%,已提前一年实现公共充电设施“乡乡全覆盖”任务目标。在这其中,充电桩分时电价政策主要起到两方面作用。
一是错峰充电,进一步降低用户用电成本。通过细分“深谷、低谷、平段、高峰、尖峰”五个时段,精准引导充电需求向新能源发电高渗透时段转移。目前,居民可自愿选择分时电价,电网企业免费更换分时电能表,政策周期稳定一年;居民充电桩充电除低谷时段23:00—7:00外,其余按工商业峰谷时段执行,深谷时段电价为每千瓦时0.222元,仅为尖峰时段电价的1/4,车主错峰充电的用电成本大幅降低。以一辆电池容量60度、续航里程45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为例,如果车主选择在11:00至14:00的深谷时段充电,费用约为每次13.32元;选择高峰时段充电,费用约为每次35.1元;选择尖峰时段充电,费用则攀升至每次53.28元,不同时段充电费用差异最高可达单次39.96元。如果每年行驶里程2万公里,90%以上充电集中在深谷时段,则年度充电成本可控制在600元以内,节省充电费用近千元。
二是引领带动,进一步释放新能源汽车消费潜力。分时电价政策也有效激发了企业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一方面,使新能源汽车充电便利程度不断提升。目前,全省公共充电桩23.42万台,同比增长83.4%;高速服务区充电站645座,充电桩2985台,基本实现服务区全覆盖,较好保障了新能源车主出行充电需求。
原标题:在全国首推深谷电价,山东创新实施“五段式”分时电价机制 深谷时段给电动汽车充电每度2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