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卢洪洲教授:减毒活疫苗仍是猴痘疫苗重要研发方向之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1 16:23: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赵鸿飞

猴痘(Mpox)作为一种人畜共患病毒性疾病,近年来引起了全球公共卫生的关注。自2022年全球暴发猴痘以来,世界卫生组织两次宣布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2022年由猴痘病毒IIb分支引起的全球疫情不同,2024年的疫情主要由Ib分支引起,主要通过人际接触传播,且儿童病例显著增加,病死率更高。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卢洪洲教授表示,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猴痘特异性治疗药物,疫苗研发对防止猴痘疫情进一步扩散至关重要。

基于最新研究进展,卢洪洲教授团队对国内外猴痘疫苗在不同技术路线上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系统梳理。卢洪洲教授介绍,截止2025年4月,全球共有至少20款候选猴痘疫苗正在开发中(不包括已获批的三款疫苗)。其中核酸疫苗(包括RNA和DNA疫苗)占比最大,但目前仅三款mRNA疫苗进入临床阶段。减毒活疫苗仍是重要的研发方向之一。

目前全球已有三款减毒疫苗被批准用于预防猴痘:包括ACAM2000(美国);LC16m8(日本);MVA-BN/JYNNEOS(丹麦),这些疫苗最初都是为预防天花而研发,由于猴痘与天花同属正痘病毒科,因此也被用于猴痘预防。但这些疫苗存在一些免疫原性和安全性问题,因此推动了新一代猴痘特异性疫苗的研发。

国际上针对减毒活疫苗的研发正在持续推进。俄罗斯Vector研究所开发的VACΔ6疫苗目前正在开展1/3期临床试验,俄罗斯FSUE NPO Microgen开发的Ospavir疫苗已进入1期临床试验阶段。

卢洪洲教授告诉记者,我国在猴痘减毒活疫苗研发方面已取得重要突破。其中,国药集团中国生物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发的MVA株猴痘减毒活疫苗于2024年9月9日获批临床试验,成为中国首款获批临床的猴痘疫苗。该疫苗基于复制缺陷型痘苗病毒MVA株开发,在临床前研究中显示安全性良好,可在非人灵长类模型中产生针对猴痘病毒的良好免疫保护。2025年1月22日,该疫苗I期临床首批受试者已完成入组,标志着中国首款猴痘疫苗正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此外,国药集团中国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合作研发的猴痘疫苗于2024年12月10日获批临床试验,注册分类为1.2类创新型疫苗。该疫苗是中国科学家自主研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疫苗。临床前研究证明其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在非人灵长类等多种动物模型中产生针对猴痘病毒攻击的良好免疫保护。

随着mRNA疫苗技术成熟,其在猴痘疫苗研发中表现出显著优势。Moderna公司开发的mRNA-1769猴痘疫苗,在预防猴子感染后发生严重疾病及降低体内病毒水平方面,显著优于已获批的JYNNEOS猴痘疫苗,当前正在英国展开1/2期临床试验,研究结果预计将在2025年中旬公布。此外,BioNTech公司正在开发的两款猴痘病毒mRNA疫苗BNT166a和BNT166c,均已进入1期临床试验阶段。

目前,我国在mRNA猴痘疫苗研发方面,也取得积极进展。卢洪洲教授说,尽管猴痘疫苗研发正在全球范围内快速推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随着猴痘病毒CladeIb等变异株出现,现有疫苗对新变异株的保护效力仍需进一步验证;目前大多数候选疫苗仍处于临床前或早期临床阶段,需要更多临床数据支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他说,随着猴痘疫苗研发工作的持续开展,预计未来几年内将有更多有效、安全的猴痘疫苗问世,为全球猴痘疫情防控提供强有力的工具。同时,也应加强国际合作、建立公平的疫苗分配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