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文章网
首页 > 实时讯息 >

编剧解读《以美之名》:女性题材不是一种局限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8 14:55:00    

《以美之名》作为国内首部聚焦整形修复与医疗美容的剧集,题材的选择在一开始就赚足眼球,有着足够的话题度。当这样一部剧集出现在大众视野时,它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对新兴行业的呈现,更是对女性成长、自我认知以及美的一次多元解读。《以美之名》的两位编剧江霞、秦梦茜向我们揭开了这部剧背后的创作故事。

《以美之名》海报

谈及创作初衷,编剧江霞透露,这一想法最初源于制片人张颖。在项目诞生之初,当时医美行业已悄然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影响力与日俱增。“我们都感觉这个行业很新,又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关,里面藏着很多有意思的故事,涉及很多大众关心的话题,所以很快就决定加入创作。”江霞说道。医美行业不仅关乎外在的美丽塑造,更与人们的心理、社会观念等方面紧密相连,这些丰富的元素为剧集提供了充足的创作土壤。

为了能够真实、全面地展现医美行业,两位编剧在前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在列大纲、构思故事之前,颖姐带着我们采访了很多公立和民营的医生,还深入了解了他们印象深刻的案例。我们甚至从求美者面诊开始,一路跟到手术室,积累了大量深刻的印象和素材。”江霞回忆道。

确立故事框架后,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成为了最大的挑战。幸运的是,在采访过程中,那些女医生们给编剧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她们提供了丰富的人物原型。

《以美之名》中双女主的设置为剧集增添了不少看点。秦梦茜表示,最初是受到一些国外双女主题材剧集的启发。“当时发现两个女人之间关系的戏可以非常精彩,但这类题材的作品还比较少,我们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方向,就决定创作两个女医生的故事。”

《以美之名》剧照

在创作过程中,乔杨和周静雯的人设不断丰富和完善,她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了张力,网友将她们定义为“宿敌”,这也恰好符合编剧们的设想。

“她们带着竞争关系,又有着隐秘的共有的痛苦记忆,这种共生关系让她们的故事更加复杂、深沉。”秦梦茜分析道,“她们就像一体双生的两面,是世界上另一个彼此。在不见面的日子里,她们会好奇对方的生活,这种微妙的感情是我们故事写作的重心。”

演员姚晨和贾静雯的加盟为《以美之名》增色不少。秦梦茜还透露,邀请贾静雯出演周静雯的提议正是姚晨提出的。当时姚晨看了《我们与恶的距离》,被贾静雯的精彩表现所打动,便向编剧团队推荐了她。

很多观众认为《以美之名》是真正的“女本位”剧集,对于这一评价,两位编剧有着自己的理解。秦梦茜表示,她们在创作时并没有刻意去写女本位,只是因为故事围绕两个女性主角展开,自然而然地采用了女性视角。“女性题材不是一种局限,女性可以做任何类型题材的主角,国外很多优秀作品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我们写这部剧时,就是想展现女性的故事和她们的成长,让观众看到女性的力量。”

江霞则认为,可能是因为在创作过程中,她们没有将女性角色的价值依附于男性身上,这或许是让观众感受到女本位的关键因素。“我们更关注女性自身的追求、梦想和内心世界,希望通过这部剧让大家看到女性的独立和自信。”

编剧江霞

编剧秦梦茜

【对话】

谈双女主:她们就是世界上另一个彼此

澎湃新闻:《以美之名》跟常规的医疗剧的共性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江霞:我们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确实参考了很多医疗剧,当时感觉到很大的困难,是在于其他的医疗剧案例好多都能轻易地抵达生死话题,有强情节,扣人心弦。“医美”领域一般没有特别大的生死话题。但当我们更深地了解到这个行业时,会了解到一些触目惊心的高难度案例,其实“医美”行业也有救死扶伤的属性。当然,它和传统的医疗不一样,“医美”行业里,更多、更精彩的故事是医生跟患者之间,或者说是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

澎湃新闻:乔杨和周静雯,双女主的设置是非常有意思的,对两个人物的灵感是怎么来的?会借鉴一些真实生活中很有意思的女医生吗?

秦梦茜:最初想写双女主时,市面上双女主题材的剧还不是特别多。那个时候可能有美剧《宿敌》《早间新闻》,以及我看了之后非常喜欢的《杀死伊芙》。当时就觉得两个女人之间关系的戏,是可以非常精彩的,但是写作的人很少。我觉得这可能是一个我们空间更大的发展方向,所以去往这个方向开发:做两个女医生的故事。

可能最开始她们两个跟现在的人设稍微有一点不同,后来在采风过程中慢慢更加丰富了。乔杨这个人物,最初我们写作的时候,脑海中参考的形象确实就是姚晨老师,一开始那个形象就是冲着她去的,所以可能现在大家觉得乔杨有一些性格,或者有一些人物形象,跟她本人是非常贴合的。其他的,像医生面对求美者,她们的状态,包括她们日常中的说话风格,很多也有借鉴现实当中我们采访过的医生,比如八大处、协和的一些专家、女医生。

姚晨 饰 乔杨

贾静雯 饰 周静雯

澎湃新闻:这两个人物之间也很有人物张力,聊聊如何看待这组人物关系?

秦梦茜:我刷到一个网友的“嗑”法,她们定义的是宿敌。我们心中想象的也是如此。因为恨总是比爱更长久,两个人带着一种竞争的关系,甚至带着一点隐秘的共有的痛苦记忆,达成了一种共生的关系,这个关系就变得更复杂、更深沉。如果没有发生乔慧那件事情,她们会是非常合拍的搭档,但她们灵魂深处能羁绊更深的感觉就会稍微欠缺一点。

我们写的时候,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她们是一体双生的两面,她们就是世界上另一个彼此。所以她们的关系就比往常来讲那些闺蜜或者说伴侣关系,是要更隐秘,更深刻的。在彼此不见的这么多年里,她们时不时一定会想到:那个人此刻在干什么?我不想见她,但我又好奇着她的生活。这种微妙的感情是很有意思的,也是我们故事写作的一个重心。

澎湃新闻:这二位演员有没有给你们新的灵感或者是建议,或是加入到创作之中?

江霞:最后定下这两位演员时,我们真的觉得是天选乔杨和天选周静雯。姚晨老师是我们心里想着她写这个角色,然后贾静雯老师,你看,那个角色叫周静雯,还有人觉得我们可能是专门为贾静雯老师写的这个角色,其实不是,我们一开始剧本里就叫这个名字。后来确定是贾静雯老师来以后,我们真的觉得很有缘分。

她们两位会和我们讨论人物,她们对我们写的人物的理解也非常深,也很准确。和我们讨论这些人物的时候,她们给这些人物增加了两位演员老师自己的阅历和魅力,所以我们真的觉得非常“赚”。

秦梦茜:贾静雯是姚晨亲自挑选的搭档。最早说让贾静雯姐演周静雯的,就是姚晨老师。当时她正好看了《我们与恶的距离》,贾静雯老师在里面的表现非常精彩,所以她向我们提议,说有没有可能邀请到贾静雯老师来出演?最后真的就是贾静雯老师来演周静雯主任,确实是天选,既巧合又命定的感觉。

《以美之名》剧照

谈女人戏:要勇敢表达,勇敢做自己

澎湃新闻:很多观众说《以美之名》是真正的“女本位”,好奇二位作为创作者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

秦梦茜:这些我也有看到,还有一点惊喜,观众变得好敏感,这是一个好事情。我们写的时候没有特别刻意地写女本位,这是很自然的事情,我们写的是两个女性的主角,必然要写她们的故事,你围绕她们的故事去写,必然是女性的视角,所有的故事、关系,都是要写到她身上,写作的方式、创作的思路,天然的就是女本位的创作思路。

我个人很喜欢看主角是女人的戏,我觉得女性可以做任何类型题材的主角,国外很多同行已经打好样了,刚才提到过的《杀死伊芙》是政治惊悚剧,女人做主角照样很好看;然后还有很多,《早间新闻》也好,《不眠》也好,反响也是很好的。我觉得女人做主角可以嫁接到任何的类型,你可以写任何话题,就看你想不想这么做了。

江霞: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们写的时候没有把她们的价值放在男性的身上,可能这个是观众会有女本位感觉的最明显的一点。

《以美之名》剧照

澎湃新闻:创作《以美之名》的过程,总结了什么经验用到下一部戏里?

秦梦茜:我的感受就是,写女人的戏就是很好看,剧里有越多的重要的女性角色,这个戏就会越不一样,会更多姿多彩。我以后就要写这样的女人戏,这是我最大的感受。

江霞: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要勇敢,要敢写。我是很顾虑别人想法的一个人,这个剧给我很大的成长,我现在变得不那么在乎别人的想法或者是评价了,我觉得就是要勇敢地表达,勇敢地做自己。

澎湃新闻:对于一个以“美”为主要题材的故事,里面涉及非常多“医美”的案例,包括对美的观点的分享,你们最想传达给观众的是什么?

秦梦茜:我们写作的时候一直想,最后真正想表达的是什么?可能是:追求美就是追求更自由的人生。因为真正的美,就是内心的自洽,追求你的热爱,热爱你的选择,这是我们真正想传达的一个价值观。像我们写作的这两个女性,一直就是在做自己,在追求我相信、我选择的热爱,不管别人流言蜚语怎么说,包括亲人怎么说,我就是在热爱的事情上做到最好,追求我想追求的极限。

包括周静雯也是,她身上的枷锁是多的,但面对这些枷锁,她一直坚持要努力去对抗,一直在寻求突破。通过她们的人物故事,最终我们想表达的,都是人该如何过这一生?如何抵达自由?

《以美之名》剧照

澎湃新闻:我可不可以理解为,这个以“医美”为话题的故事,主题其实是:这些追寻美的女性,她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秦梦茜:是,我们写这些案例,讨论这些话题,最终要落实到具体的人上,关注到具体的痛苦和烦恼。我的人生体会是:很多烦恼、痛苦,都是因为内心不是很坚定。包括我们写作时也有一些自我怀疑,这是很大一部分焦虑、痛苦的来源。其实只要你坚定你想要的,那就破除万难地奔向它,这就是很自由的状态。

澎湃新闻:就像乔杨说的,美丽对有些人来说,就是很重要。

秦梦茜:是,漂亮、美丽不只是外表,我们更多想写的是:你要活得漂亮,过得美丽,过出我们真正想要的人生。

澎湃新闻记者 杨偲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