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花,是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的符号。春分时节,一场“以花为媒”“促消费、兴文旅、展形象”春季系列文旅活动,拉开了人们到鄢陵寻春花、问春柳、听春风、揽春书、踏春景、迎春茶、落春雨、得春闲的序幕。
在鄢陵唐韵小镇,千余亩樱花和玉兰花进入盛花期,艳如朝霞,白似瑞雪。小镇以“唐风雅韵·玉兰倾城·樱花烂漫”为主题,精心策划了“玉”你相约、“樱”你而来唐韵花海花朝节等多项旅游活动。
“文旅+节会”“文旅+非遗”“文旅+研学”等多业态融合与在全县开展的9项春游花海系列活动、9项群众文化系列活动、10条精品旅游线路、26处特色餐饮住宿配套推介的加持,把鄢陵春季旅游活动推向高潮。
近年来,鄢陵县提出“花木+旅游”融合发展,根据不同花期推出众多旅游花事活动,力图把鄢陵建设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

春天,该县推出以“一路繁花·香约鄢陵”为主题的“花都之春”系列旅游活动。婀娜多姿海棠艳、人面桃花斗玉兰,樱花春日宴上,观樱花雨落,听铉歌悟禅意、看古装巡游,赏古民宅遗风。
夏天,该县开通“花都樱桃观光采摘游”“蟠桃采摘游”“千亩荷塘观光游”等旅游项目,在田野里摘樱桃、吃蟠桃,在荷塘边摘莲蓬赏荷花,探寻“诗与远方”。
秋天,该县推出“金秋花都赏花游”“单车嘉年华·自驾车花都休闲游”等旅游活动。骑行在30公里长的自行车绿道上,绿树环绕、鲜花簇拥,流水潺潺,真正体会到休闲运动的欢愉。
冬天,该县利用鄢陵独特的蜡梅资源,推出“蜡梅·梅花文化节”“冬游河南·踏雪寻梅”“温泉旅游季”等活动。白雪皑皑,梅黄、梅红二梅争妍,别有一种雅兴和诗意。
在鄢陵金雨香草庄园,每年四五月份,玫瑰花开,法国格拉斯玫瑰、大马士革玫瑰、苦水玫瑰等世界知名玫瑰品种摇曳生姿,满园芬芳,让游客流连忘返,这是“能看的玫瑰”。
采摘而来的玫瑰花,大多经过选花、浓缩、蒸馏、醇化等环节后,通过现代科技萃取成天然精油、纯露,实现身价倍增,成了“能用的玫瑰”。还有的玫瑰花经过晾晒、烘干等工序后,制成玫瑰花茶,变身“能喝的玫瑰”。
玫瑰“能看”“能用”“能喝”,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力量。金雨香草建成了许昌市“芳香植物应用萃取研究中心”及鲜花储存、精油萃取车间,与浙江大学科研团队“联姻”,通过优化提取工艺,采取独特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实现了玫瑰精油提取香味纯正、出油率高的目标——每年可提取各类纯香草精油近700公斤、纯露50万公斤,成为中部地区品种最全、品质最优、产能最强的香草种植基地。
把一朵花做到极致,就是鄢陵走出的一条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
良好生态是鄢陵的王牌。鄢陵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动花木和康养融合发展,努力拓展以康养为核心的绿色产业。依托风景秀丽的鹤鸣湖景区,该县规划了总面积30平方公里的国家级健康养生养老示范区,坚持节约集约、绿色低碳、有序发展的原则,建设国际康养小镇、生态休闲小镇、运动健康小镇、中医药文化小镇等,打造多业态跨界融合的特色主题小镇集群,力争在5年内实现康养产业总产值500亿元。
未来,鄢陵将以花木主产区、核心区和辐射区“三区”为依托,开展苗木标准化生产、鲜花切花生产,加强产品质量监管,夯实第一产业;以发展园林绿化工程、花卉精深加工、花木营销及物流体系为主线,开拓第二产业;发展信息网络、康养旅游业壮大第三产业。三产融合,一同发力,打造业界新坐标。
“下一步,鄢陵花木产业要加强顶层设计,强化科技赋能,加大一、二、三产融合步伐,拉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推动花木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促进花木产业全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鄢陵县委书记李亚强说。(郑法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