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魏彤 广州报道
4月11日,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广州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广州市商务局一级调研员(市管)王小华介绍了《广州市促进服务消费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下称“广州服务消费23条”)相关情况。据介绍,“广州服务消费23条”提出了23条具体举措、107项工作任务,涉及商务、文广旅、体育、卫健、教育、民政等多个领域。
王小华表示,服务消费有助于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有助于推动产业数智化、绿色化升级,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美食不仅是生活的必需,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城市活力的象征。餐饮业作为永恒的朝阳产业,不仅紧密关联着经济发展与就业保障,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广州服务消费23条”也将餐饮业作为第一要务。
广州作为拥有“中华美食之都”与“国际美食之都”双料称号的城市,也是全国唯一加入“世界美食城市联盟”的城市,餐饮业发展势头强劲,2024年全市餐饮营业额超千亿元,增速位居全国一线城市之首,充分彰显了其在餐饮领域的领先地位。
广州的餐饮文化博采众长,丰富多元,全市餐饮门店超过24万家,其中粤菜门店数量全国第一,同时国内各大菜系及各国特色菜肴也在广州蓬勃发展,与这座城市包容开放、生猛鲜活的特质高度契合。
王小华表示,要充分发挥粤菜大本营的优势,深入挖掘早茶、夜宵等广州特色餐饮文化,丰富美食品鉴、非遗传承、文化融合等粤菜消费场景,致力于打造世界粤菜文化体验中心。
同时,围绕“5+2+4”国际知名商圈体系,结合“羊城消费新八景”系列活动,加快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Young城Yeah市先行区等地标美食名地,吸引更多中外知名餐饮品牌设立总部、首店、旗舰店,打造一江两岸美食长廊,进一步擦亮广州的美食名片。
此外,广州还将开展“食在广州”评价认证工作,发布品牌榜单,加强名店名厨名菜名点的培育和推广,发布美食旅游精品路线,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深度体验广州的美食文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第137届广交会期间,广州将举办广交会历史上首个城市美食文化活动——“食在广州”嘉年华,荟萃手作点心、广府非遗、国潮巡演,让广大客商在展馆即可一站式领略广州“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
王小华表示,下一步,广州将围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大力推进服务消费。打造世界粤菜文化体验中心,培育建设中西特色美食集聚区,打造一江两岸美食长廊。建设国际演艺消费中心,培育“广州首演”品牌。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优化旅游发展空间布局。打造国际赛事中心,联动港澳协同创办国际性赛事或城市联赛。强化数字赋能,打造智慧商圈、智慧街区、智慧门店、智慧景区等消费新场景。
积极举办消费活动,围绕“羊城消费新八景”,推出“广交汇”“同船渡”“次元站”“美食城”“好汗场”“时尚圈”等主题消费活动,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鼓励各区和市场主体开展嘉年华、美食节、音乐周、动漫节、特色赛事等各类活动,加大“广州服务”宣传推广力度,提升品牌影响力。
用好用足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政策,持续深化电信、教育、养老、医疗、健康等服务业放宽市场准入,建设南沙养老机构跨境养老服务国家级标准化试点,打造跨境养老服务品牌。
“广州将持续优化服务消费供给,立足本土文化特色,对接全球资源,形成供给优化、场景多元、环境友好的消费新格局,为全国服务消费升级提供‘广州样本’。”王小华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